2017-12-09

《奇蹟男孩》

《奇蹟男孩》很好看。上星期我與囝囝囡囡一起看的。天生外表有缺陷的孩子,無論父母如何保護他,始終要走出自我中心,學曉在社會上生活,可惜作為社會第一站的學校,同學最初對他充滿歧視,甚至欺凌。另一方面,作為他的姊姊,自弟弟出世後就得不到父母平等的關注,她的成長如何?心路歷程會怎樣?姊姊的好友來自破碎家庭,又為何忽然判若兩人?甚至連欺凌別人的孩子,背後也有他的原生家庭故事。多個角度的切入,令到電影不落俗套兼有思考空間。
對小朋友來說,電影教導他們接納差異,並且認識及如何面對校園欺凌;對父母來說,電影促使他們反省關愛子女的做法。當然飾演孩子母親的Julia Roberts的演技 (她的眼睛會說話的),是本片成功的一大因素。我推薦所有父母帶同他們的孩子觀看。

2017-12-02

關於 #MeToo

呂小姐在Facebook 貼文,她的目的有三:
一、「喚起大家對兒童性侵犯的關注」;
二、「鼓勵不幸的受害者勇敢站出來」;
三、「讓大眾明白性議題並不是尷尬、羞恥或不可公開討論的事」。
呂小姐特別提到,「我並不想大家把重點放在事情的本身......。把自己由 victim 變為 survivor,這是我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facebook timeline 30.11.2017 0:00)。
所以呂小姐發文的目的,不是直接指控某人,而是透過自助助人,重新界定自己的身份,並使公眾關注對兒童的性侵犯。
當然,有關注程序公平的人會擔心,像#MeToo這類反性侵害運動,會否做成「未審先判」(而據說有教練已因此事被停職),甚至鼓勵了誣告?
首先,如果有學生投訴他或她被學校老師性侵犯,作為負責任的學校,若合理地懷疑曾發生,為下一代著想,把涉事老師停職,我想這是無可厚非的做法。
今次事件,有教練被停職,這是呂小姐把事件公開前發生的事,責任應在停職機構本身,如有沒有進行初步的調查?該教練有沒有機會反駁?他可循什麼途徑上訴? 這些公眾都值得追問,而不是單單怪責投訴者不應投訴。
其次, 會否鼓勵了誣告?我不是說這不可能發生,但香港目前還算是個法治社會,若有人被指性侵犯兒童,他/她在法庭判罪以前,法律上都是清白和無罪的,其他人(包括媒體從業員)都應明白此點。
反而很多朋友都已經指出,性侵害者若是相對較有權勢的人(無論是親人、上司、主管、敎練、教授、老師、牧師、神父等),除了與被性侵者存在資源差距外,無論是息事寧人的社會文化觀念和態度,還是性罪行的調查程序,往往都對被性侵者做成「二次傷害」,迫使她/他們不敢舉報。這類問題在香港已經出現了多年,始終未有落實有效的解決方法。
形式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實踐上由於現實的缺陷,往往未能令到被性侵者得到法律上的平等保護。
所以,我認為關注程序公平的人士,觀點不無道理,但不妨更進一步,同樣關注公私機構內是否有對性侵的警覺和投訴處理程序,及警方是否對性侵案件有更高的專業敏感度和專門的起訴程序,令法律平等不只是形式上的,更是實質上的,這才是每個人的權利是否得到充份保障、正義能否實踐的關鍵。

2017-11-17

《情謎梵高》

我很喜歡梵高的畫,家裡有幾本關於他的書。不過,未看《情謎梵高》(Loving Vincent) 之前,雖然知道這是全球首部手繪油畫動畫,但也擔心只是一套劇本普通、純粹堆砌視覺效果的電影。

原來電影是一部偵探式懸疑片,主角是梵高朋友的兒子,起初不情願地答應父親的要求,要把梵高的遺信送到梵高弟弟的手上,後來才發現梵高的死殊不簡單,自殺的表徵背後掩藏著重大的秘密。「破案」過程中羅生門式的撲朔迷離,更使電影的情節發展引人入勝,最後的結局也是可歌可泣。

電影委託百多名油畫師以梵高的風格繪畫出的六萬多幅「菲林」,當中貫穿了梵高的名作,帶出這個耐人尋味的故事。觀眾不單可以近距離欣賞到這位荷蘭畫家目眩神迷的強烈用色、粗獷線條和厚重顏料,還可以感受到畫家一生的悲哀和孤獨中的盼望。無論您是否梵高迷,我都推薦這套電影。

2017-11-12

揸鑊剷

每次打大赤肋揸起鑊剷,腦海中就浮現先父的形象(他曾是餐廳廚師),我赫然變了他──當然技巧需改善的地方可多哩。為家人泡製晚餐,用愛心彌補技術上的不足,可以嗎?😅

《空手道》

電影《空手道》,倉田保昭在曠野練武, 背景音樂是韋瓦第《冬季》第一樂章, 以疾厲的音樂對比大師蘊藏巨大力量的內歛。聽著的時候,那種傲然面對萬籟的氣魄,不期然想到唐朝文學家柳宗元的《江雪》。雖只是黑白畫面,我認為是全片拍攝得最美的一幕。

鄧麗欣由不懂功夫到銀幕上打得頭頭是道, 反映她曾下過苦功練習。她扮演一名最初頹廢到最後振作起來的港女,演技不俗,值得一讚

希望各位支持香港電影。

2017-11-10

Notes

家裡,妹妹推著一個大Fitness Ball, 說:「我係度Notes。」
媽媽 : 乜嘢Notes?
爸爸 : ?
哥哥:妹妹唔係話Notes, 係N o t e s。
媽媽 : 乜嘢Notes啫?
爸爸 : ?
哥哥:唔係Notes, 係碌屎, 碌緊屎。妹妹扮緊隻糞金龜, 碌屎 (把泥土中的糞便推成球體)。
媽媽、爸爸:嘩哈哈哈!

2017-11-05

《蜀山》

終於與小朋友看完經典電影影碟《蜀山》!三十多年前的電影,結尾兩人到天刀峰到雙劍合璧整幕戲特技水平固然十分原始 (故當年看後我的印象也很模糊),但不得不讚敢於開創的導演徐克。他把新視覺特技引入神怪武俠片中 。

(當然還有永遠的大俠鄭少秋和永遠的女神林青霞。美中不足是當年秋官沒有為自己配音,他原本的聲線清澈優雅,卻配上粗獷的聲音,我很不習慣。)

2017-10-04

中秋節

所有的節日,我最喜愛的就是中秋節,若地點不太嘈吵, 可以好浪漫、好有詩意 。
感謝太太教小朋友用幼竹、皺紙和玻璃紙自整燈籠。
想起小時候,母親教我們用碌柚皮做燈籠,廢物利用。
今晚在觀塘海濱公園,我們是少數有點蠟燭 (不是煲蠟)和點傳統燈籠的一家。
孩子在四周玩時, 我在草地上負責保持燭光不滅。其實凝望著燭光,放下雜念,卸下平日的生活壓力,感受當下的安寧,是一件很寫意、很舒暢的事。
(據聞香港有些屋宛, 連傳統點蠟燭的燈籠都不准玩,因為有"火"。僵化的管理,眼中只有膠燈籠和螢光棒。不止掃興,其實變相迫市民污染環境)

2017-09-04

海洋公園

昨天,海洋公園兒童遊樂場內蛙蛙跳機前,兩名男子因為排隊問題而對罵。聲浪愈來愈大,而且粗口橫飛,火藥味甚濃;旁邊數尺範圍內的大人小孩個個目瞪口呆,也不知他倆下一步會怎樣。
我鼓起勇氣上前說了一些話,幸運地兩位大人聽後即時停止了對罵和離開。

 (大意上,是請兩位離開這裡才罵, 因好多小朋友, 兩位是大人,應做個好榜樣之類。據太太說, 我的態度很尊重的。)
有人說年紀漸長,人也會變得勇敢起來。似乎有時也有道理。

(兩人爭吵的原因, 是因為其中一人堅持另一人無排隊, 另一人堅持排了好耐隊,愈吵愈烈而已,所以兩人都不是沒有規柜概念, 且兩人初衷都是為自己孩子的福祉, 只是一時衝動火遮眼罷了。)

2017-09-02

小學老師

今晚是值得高興的日子:我找回了失散三十五年、很疼我的小學英文老師,知道他還在人世,還在外國大學教分析哲學!希望他會回覆我的電郵。😁😁😁

2017-08-14

《射鵰英雄傳》

花了個多月時間, 經過每晚都給囝囝問「今晚幾時可以看?」的日子,終於與家人看完了1983年版的《射鵰英雄傳》電視劇全套影碟。當年的選角真是一絕 (部份的演員角色如下), 連許多配角都演得非常出色,難怪當年造成巨大的震撼。而一套電視劇有三首主題曲 (還要是首首動聽) 加N首插曲, 我想今天也不容易做到。懷念戲齡只有短短三年的翁美玲、以丹田氣強勁發聲的石堅、豪邁率性的黃霑 (填詞)、和當年許多出色的人員。懷念那個年代。

(後記: 看完最後一集, 忽然想起「厓山之後無中國」這句話,有點唏噓。)

部份演員、角色:
謝賢--楊鐵心; 劉江--完顏洪烈; 李司棋--包惜弱; 蘇杏璇--李萍;
黃日華--郭 靖; 翁美玲--黃蓉; 苗僑偉--楊康; 楊盼盼--穆念慈;
江毅--柯鎮惡 (江南七怪之首); 黃文慧--梅超風; 夏雨--丘處機; 張雷--哲別; 秦沛--鐵木真; 黃造時--華箏; 張英才--馬鈺; 秦煌--周伯通;
楊澤霖--歐陽鋒; 黃允材--歐陽克; 劉丹--洪七公; 關海山--陸乘風; 曾江--黃藥師;
陳安瑩--傻姑; 石堅--裘千仞; 劉兆銘--一燈大師; 曾慶瑜--瑛姑。

2017-08-09

台中

早前短暫到台中渡假 (多年沒去台灣了), 其實回港後我也失落了數天。不只因為台灣有民選政府, 還因為我的一些觀察。

例如我能夠很輕易的吃到便宜又豐富的沙律; 在博物館、大型商場很多時都找到有熱水、溫水和冷水供應的自助水機;博物館和機場設有兒童專館和兒童閣;美術館有許多富涵社會意義的展品; 馬路旁有時有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器;整條都是藝術商店的藝術街;真正熱閙的夜市; 有可供人乘涼的大樹和大塊草地的公園 (還有香港已經消失了的立方爬鐵架); 有多樣化富有特色的店鋪食肆室內設計; 還有眾多健談而專業的的士司機, 等等。

與香港比較, 我覺得台灣 (就我所去的台中而言) 遠較有人文味。可能是民選政府加上人民的教養關係, 相信台灣會變得愈來愈好。這是我回到香港感到唏噓的原因。

2017-07-11

高達

九歲的囝囝把高達滲線和塗上一些污漬, 以令它更有真實感。雖然技巧可改善,但我很驚訝他有這種想法和能力。

2017-06-17

《偉大》

與太太到文化中心音樂廳欣賞港樂演奏舒伯特的「偉大」交響曲(C大調第九交響曲, “The Great”)。舒伯特是其中一位我最喜歡的西洋古典作曲家,他的第九交響曲展開來真的非常長大,樂思有如行雲流水般不知何時終止,難怪舒曼曾評論此曲「有如天國般的長度」,尤其第一樂章結尾時的大合奏,每次聽到時我心裡都會暗呼一聲”Bravo” (而港樂也保持水準), 真替舒伯特這位英年早逝而大部份作品在生前都未能出版的天才不值。

在第九交響曲演奏之前,港樂與獨奏小提琴家演奏了貝爾格的小提琴協奏曲。坦白說,音樂上我是守舊派,不喜歡欠缺旋律性的樂曲,例如部份廿世紀的「十二音列」(十二個半音)作品。幸好獨奏家卡普森的技巧和提琴音色(據說是有280年歷史的名琴)俱佳, 而在現場前排欣賞,視覺上的刺激某程度補償了聽覺上的不足。當然,代價就是不菲的門票。 

2017-06-10

神奇女俠

深紅色頭髮、黑藍色星星背心、熱褲、靴子、懂格鬥、有異常速度和力量的女性主義者。這位今晚和我看戲的美人不只是神奇女俠,更是我的老婆。

2017-05-25

穀牛

囝囝問我取夾子,原來他想捉穀牛。我教他更好方法:我拿著筲箕,哥哥把米逐杯從米缸倒入去,我把筲箕搖動,穀牛就會篩走跌下至筲箕底部的水盤。妹妹不敢掂穀牛,負責打氣和呼叫。三人合力,今次大約捉到二百隻。

2017-05-24

《女人四十》

多年前電影《女人四十》開頭一幕,蕭芳芳等到生猛海魚死後才給錢魚販,因為死魚叫價叫平一點。
一直好想知這是否可行。今天終於「的起心肝」到街市試驗一下。
結果失敗了。😅

2017-05-21

在家工作

老婆公幹不在港、姐姐放假,今天我一個人帶囝囝囡囡出出入入和照顧他們的起居飲食。在屋裡不停收拾,又要帶病了的囝囝睇中醫煲中藥、幫超污糟的老貓沖涼。全日好像回到多年前在家工作的日子,但煮餸變得好生手,例如搞了一會才記起如何反轉煎荷包蛋才不會爆蛋黃,真汗顏。不過好Enjoy 和小朋友黐住的時光。當小朋友說好鍾意食我煮的餐、畫畫送給我、又一錫就錫我幾啖時,就覺得幾辛苦都好值得。

當然,偶然只做一整天,與每天全職做家務,其辛苦情況不可比較。所以,希望社會重視所有的家庭照顧者。

2017-05-12

人生

差不多廿年前,當年我的哲學碩士論文,是從批判老年學(Critical Gerontology)的觀點,研究醫療專業和社工專業如何塑造年長者的形象,真的是極冷門的題目。後來畢業後的工作以至博士論文的內容,也和之前所學的關係不大。不知不覺放下了這方面的認識。

隨著自己和親人本身的年齡漸長, 反而開始對高齡化 (Ageing) 這個課題, 有許多個人體會。更特別的是, 人口高齡化為全球包括香港社會帶來新的挑戰,今天我在學院竟然有機會教授健康社會學這個科目,和統籌以老年學為主題的一系列課程 。真的是非常遲來的「學以致用」(當然要從新備課,追回多年來的知識差距)。

人生真的可以十分奇妙。你永遠不能確定未來會怎樣,學什麼東東才「最有用」、「最有價值」。這個故事教曉我,不要輕視任何的經驗和體驗。

2017-05-10

老媽子

回到老家,媽媽佷高興。談了一會,她在床上讀報紙,我在摺枱上改學生試卷。不久聽到鼻鼾聲,原來老媽子睡著了,睡得很安穩。忽然想到,媽媽快八十歲了,還能與她相處的日子,未必會很久。光是聽到她的鼻鼾聲,記起她如何縱容我,就覺得很感激。

2017-04-23

《金剛》

《金剛》應該是小時候第二套看的電影。或許年紀小,印象好深刻,例如金剛與大蛇決鬥,或是當金剛爬到世貿中心遭直昇機飛彈狂掃時,男主角 (Jeff Bridges)大叫「唔好殺佢啊!」(當年是粵語配音)、坐在身旁帶我入戲院的表姐流淚時的景象。

隔了多年看《金剛:骷髏島》,金剛變得超巨大,打鬥場面當然非常刺激,不過電影少了以往以種族主義的色彩把島上族人通通塑造成野蠻土著,反而把他們描述成雖常處於恐懼但也是團結、自制和有禮的原住民。唯一的女角再不是雄性動物的性對象,反而是勇敢反戰的女記者。女主角與金剛之間的感情,今次只輕輕帶過。

雖然仍有來自所謂文明世界的人自視人類為世界的主宰,但最後連眾軍人都同意不應殺死島上的守護神並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或許論戲不及1933年那套,論視效也僅及2005年那套,但似是意識上較令人接受的一套金剛,希望續集對人物性格會有更深入的刻劃。

2017-04-15

器官捐贈

「我支持器官捐贈」的卡片,在我的銀包裡許多年。昨天再向老婆講多次:死後捐出所有適用的器官 (因法例需要家人同意)。

帶不走的東西,可留給有需要的人。希望多些人這樣做。

2017-03-18

袁國勇教授:「沙士」你識驚,抗生素你唔識驚

幾年前,帶感冒的囡囡去看醫生,那位兒科醫生不檢查不由分說便開抗生素,被我質疑後發脾氣叫我找第二位醫生,結果幾年來我們絕少再幫襯西醫。那時我把經歷寫出來還給網民圍攻。好了,現在是袁國勇教授自己指出來,香港的私家醫生濫用抗生素有幾嚴重,滅絕好菌之餘助長超級惡菌的出現。真的,希望多些人醒覺。

(註: 普通感冒是一般病毒性感染,抗生素無效,除非懷疑有其他因細菌感染的病症,否則不需要用抗生素。)

2017-03-15

《盧根Logan》

Logan 真係好暴力、好血腥,挑戰三級片限度,不過又好感人。狼人老去,每天生活在自我放逐的痛苦中,卻要照顧更年邁退化的老教授,還要繼續逃避追殺,現實得來好殘酷。Hugh Jackman (Wolverine) 同Patrick Stewart (Charles) 演繹父子般的感情,在絕望中找出路,鬥演技,好好看。

( 其實, 以往Logan用他的兩隻鋼爪挖人插人砍人,對方沒有噴血,是不可能的事。大部份superhero 的電影都好暴力, 包括超人、蝙蝠俠、Iron Man 等, 不過沒有大量爆血,觀眾可以忍受到暴力,兒童及青少年可在家長「指導」下看,其實想想這不無問題。不過, 今次真係要係三級了。)

2017-03-13

害群之馬

講開的士司機,多年前有一次, 那時我還是全職爸爸, 每晚趕論文很少睡覺。有日帶住亞仔坐的士由鰂魚涌去太古城,個司機好似嫌路程太近, 一路用說話單單打打,行車時逢見燈位急煞停、轉彎時又急轉彎,我和囝囝在車廂內拋來拋去好驚。佢對我地好無禮貌、又嫌三歲的囝囝落車慢,好大聲罵他。
到了太古城,我忍無可忍,把囝囝安頓在行人道上較入的地方,大聲叫個司機的名字 (車內司機證有姓名),成條街都聽到嗰種音量,諗住同佢「隻抽」。
個司機好似有啲嚇親 , 沒好氣地出來問:「咩嘢事......?」我回頭望見囝囝的眼睛,忽然醒起其實自己同個司機一樣咁燥,心念一轉,打消了打他一頓的念頭:「無嘢啦!」。否則,歷史可能改寫。

2017-03-12

《偶然》

徐志摩《偶然》的三個女聲歌唱版本,您最喜歡哪個?陳秋霞? 張清芳? 蔡琴?
雖然這首詞是徐志摩寫的, 但真的, 很難不想起柔情似水的林徽音, 也就是民初時文壇才女、徐志摩的女神。我個人認為, 三人之中,聲線、演譯和外表合計最有這種氣質的,是陳秋霞。所以我也是選陳秋霞。

曹星如

曹星如今晚又贏了 (我其實不喜歡看拳擊,無意中看到直播),不過賽後他在台上發表感言時,多次多謝對手,又感謝團隊和香港觀眾,叫大家為香港拳手打氣。勝不驕,後來的訪問中表現亦好謙虛 (其實傳媒應讓他休息療傷),此子有大將之風,值得讚賞。

2017-03-04

美女與野獸

都這麼多年了,一講到同性愛問題,許多人就丟失了理智,只有恐慌。但往往看不到在「保護孩子、救救孩子」的口號下, 有什麼理據。請問有什麼證據看完一套電影會改變性取向? 如果真這麼容易,全世界的電影99.99999%都是講異性愛的,為何仍然有這麼多同性愛/雙性愛者?

怎樣打壓都好,人類社會就是自有歷史記載以來,存在著大量同性愛/雙性愛這個事實。愛就是愛,兩情相悅,兩人之間的事,若是出於真誠自願,為什麼要給人道德審判? 請問這種愛和異性愛的愛有什麼不同之處,值得有些人這樣擔心?恐同人士認識同志嗎? 有朋友是同性愛/雙性愛者嗎?(筆者就有N個朋友是) 同性愛就是醜惡嗎? 為什麼?追問下去, 只會發現這些恐懼完全是多餘、建基於定型偏見和滑波謬誤多於理解諒解。

打壓不會令同性愛者變成異性愛者,打壓只會製造更多的痛苦。包括無數長大後的孩子,當他們發現自己不是異性愛者時的痛苦。

同志運動在香港應爭取什麼?或有輕重緩急,可以討論。但是,恐同人士請先除下自己的有色眼鏡,這是社會進步最重要的一步。

2017-02-26

「基因」

父母如何影響子女? 可以透過遺傳。但更多恐怕是透過教化。畢竟每個人都是先天加後天影響而產生的獨特個體。父母的人際關係如何?如何處理遇到的壓力?小朋友會透過耳濡目染,學到父母的做事方式,長大後變得似父母一樣。所以,做父母的,與其擔心自己給不到最優秀的「基因」或「環境」給小朋友, 不如想想自己做了什麼行為榜樣吧,特別是自己面對挫折、面對失望時的反應。

大家終生學習。給我有子女的朋友。

《成吉思汗》

幾年前當哥哥還是兩三歲時,我常孭著他跟著林子祥的《成吉思汗》跳勁舞。今晚打完邊爐後,也是與兄妹倆邊聽此歌邊跳熱舞。歲月不饒人,他們今天不用我孭了,我還是好索氣。:-)

勾手指

和囝囝看教育錄像,看到青春期的青少年,富冒險精神,易同父母衝突。我問囝囝:幾年後你身體發生各種變化,可能也會易與爸爸有磨擦。囝囝問我如何是好,
我建議大家勾勾手指尾,日後就算意見不同,也要好好坐下來互相傾聽,好不?
囝囝很認真和我勾手指,他許下了願望。
但願我倆的感情永遠深厚。

2017-02-15

烏蠅

回到家,見到妹妹好驚、哥哥好忟憎,原來佢地個房有隻討厭大烏蠅飛來飛去、趕極唔走。爸爸教哥哥把房燈關上,把廁所燈開著,把大烏蠅引去廁所,牠圍住廁所燈打圈。當等到牠終於伏在牆上時,爸爸使出他的秘技──彈橡筋,把大烏蠅正法。全家人嘆為觀止。

2017-02-10

健康社會學

教健康社會學,學生都是讀護理學或生物醫學的,好有挑戰性,有難度,但又好高興,因為自己也增長了知識、擴闊了視野。

2017-01-22

東廊單車走廊

和阿仔單車遊行,爭取東廊單車走廊。回家看看照片,原來上一次和他一起單車遊行 (反對「跨境自駕遊」),已經差不多五年前。時間過得真快。他愈來愈高,我頭髮愈來愈短。

2017-01-11

畢業

間中收到一些已畢業同學的消息,知道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就會很高興。

2017-01-08

2017-01-04

老夫子

小時候在街邊窄巷等「飛髮」時,男孩子除了摷 (音tsau3)《小流氓》、《龍虎門》等公仔書看外,就是摷《老夫子》看了。有《老夫子》睇,粗魯的師傅和猛熱的風筒也沒那麼可怕了。
(以前的 )《老夫子》其實是幾sexist, heterosexist 同 racist 的,不過有時真係好好笑 (尤其那些耐人尋味的鬼故事)。同埋幾能反映當年的社會狀況。
王澤 (王家禧的兒子)近年嘗試在《老夫子》內加入些教育元素,不知能否成功。